当三月春风掠过校园围墙时,一场“土地革命”正在发生:曾经被切割成规整方格的大理石种植箱悄然退场。这场由校长亲自发起的“破壁行动”,不仅重构了两亩黄土地的肌理,更重塑了我们对农耕教育的认知——真正的麦田不该是盆景式的装饰,而是能卷起金色海浪的生命原野。本学期,康桥小学部全新田园课程体系现已上线,带你解锁三种打开方式。
校园种植四部曲

松土整地
翻松板结土壤,用齿耙划出等距垄沟,为种子打造透气“温床”。
科学育苗
孩子们从播下一颗种子,到破土而出的嫩芽。这其中的期待、焦急和成就感是很多事情无法代替的。

精准播种
不同的作物使用不同的播种方式:玉米采用“双粒穴播”,小麦实施条播密植,青菜则直接播种。


浇水灌溉
孩子们特别喜欢参与浇水的工作。虽然浇水看似简单,但其中却蕴含着诸多学问。浇水宜在早晚进行,对于新萌发的菜芽,应采用喷洒方式浇水。


跨学科沉浸式田园教室

黄瓜毛茸茸的真叶微微颤动,宛如绿天鹅绒在呼吸。

孩子们轮流凑近观察蚂蚁城堡。



在这里可以见证新生命的诞生,连胆小的孩子也敢用手捧着芦丁鸡,轻轻地抚摸绒毛。


这只豹纹守宫是田园教室的新成员,孩子们喜欢围着生态箱观察它“飞檐走壁”。
户外的科学课堂


在春日限定款课程《蔷薇科校园侦察行动》开展过程中,孩子们观察了常见的姐妹花——杏花、桃花、紫叶李和海棠花,通过对比花瓣形状、花丝长短和花药的颜色等来识别花朵。

在钢筋森林与数字化浪潮中,田园种植与动物养殖课程如同一剂“自然良方”,将教育回归土地的温度与生命的律动。让同学们在泥土与生命的对话中,读懂“汗滴禾下土”的价值,触摸“万物互联”的生态密码,最终成长为心怀热土、肩扛责任、眼有星光的新时代建设者。
种下一颗种子,收获一片未来——这,便是教育最美的模样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