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敦煌,寻见品格
.jpg)
驼铃悠扬,
唤醒沉睡的沙海;
少年意气,
点亮丝路的星空。
2025年的春天,西安曲江康桥学校G9学子带着对"仁义礼智信"的思考,踏上了敦煌这片承载文明与挑战的土地。在这里,莫高窟的壁画将诉说千年的智慧,阳关的烽燧会见证坚守的力量,而广袤的戈壁,正等待着用风沙打磨青春的韧性。
让我们跟随少年们的脚步,看他们如何在敦煌的苍穹下,用行动诠释"五常"的真谛。
仁义礼智信,丝路润品格
再次集结,敦煌之旅正式启程!带着师长们的祝福,我们将从实地研究开始,深入了解并学习敦煌文化,揭开沉睡于西部边陲千年的秘密。

初抵敦煌呈“礼”“信”
初到敦煌,行前研学报告会拉开了旅程序幕。同学们有序入坐、安静聆听,展现“礼”的修养;而准时集合、遵守行程安排,则是“信”的体现——品格教育,从细节开始。




遥看莫高“智”传承
长安少年怀着敬畏心走进千年莫高窟,在斑驳的壁画与庄严的佛像前驻足凝望,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璀璨。

同学们手持任务卡,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索,或低声讨论,或认真记录,在文化瑰宝中寻找最真切的答案,让千年文明在青春的思考中焕发新的生机。



彩萃青石绘丹青
碾石、筛粉、水飞,矿物颜料粗粝的肌理在少年们的手中,以研钵为舟,化作流霞,沉浮千年的敦煌虹色跃然纸上。

当颜料光彩在泥板闪烁,他们忽然懂得——这抹朱砂曾点亮飞天的飘带。上稿拓印,分层敷彩。少年们用手中画笔,绘出心中的敦煌!




一瞬千年溯流光
这是一场震撼心灵的沉浸式历史穿越。当灯光渐暗,剧场化作时光隧道,你我皆为站在历史洪流中的亲历者。张骞、玄奘、敦煌画工的身影从壁画中走出,在身旁低语、行走、擦肩而过。

阳关新“义”丝路行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以义正心,在关立行,菁英少年怀着赤子心过阳关,正信义。

同学们在老师的认真讲解下认真聆听,仿佛化身出塞征战沙场的将军与骑兵一般,感受着那河西地区的辉煌与繁华。




黄沙披绿显担当
学生们紧攥铁锹,一铲铲黄沙坠入树坑,远处是绵延的沙丘,而脚下这株颤抖的胡杨苗,正把根系扎进他们亲手夯实的土壤里——此刻,荒漠的风声都成了掌声。





丝路共话天下情
“一带一路”到底是什么,带着问题同学们走进《一带一路经济文化》讲座,聆听驼铃与汽笛的文明交响!在菁英课程中,我们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求知欲的培养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,加深对知识的印象。

旌旗立“信”踏沙行
这是勇气与胆量的旌旗,长安少年接过旗子,以“信”为契,携手团队共同征途。“信”是黄沙烙下的脚印,以菁英少年赤诚为契,共赴这场沙海之约!

品格力实践反思
在我看来“五常”是帮助我们在集体活动中更加团结,而“信”,是相信,信任,在行前训练时,我们体验了走沙地,脚陷进去的那一刻,很担心自己走不下去,信念支撑我能走下去,就一定可以。给自己一个信念,给队友鼓励和信任,这是我对“信”的体会。

走出迷茫,踏破风沙,有所成长,不放弃每一个人,“信任”让我感受到没有被大家抛弃。

团队中的“义气”很重要,有掉队同学,团队肯定会等他,要讲义气,不抛弃每一个。如果一个团队都不讲义气,那肯定就不团结了,在沙漠中,如果团队都不团结了,那就是一盘散沙。

在五常中,最重要的是“仁”,在遇到困难时,队伍之间互帮互助,共同完成才是最重要的。若有因身体原因没有完成的,不应该责怪他。

我们穿越千年时光
在莫高窟的壁画前
感受文明的温度
在阳关的遗址上
种下希望的绿意
在《又见敦煌》的演绎中
感悟历史的厚重
“仁义礼智信”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,同学们用双眼观察、用双手创造、用心灵感悟,让品格的种子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生根。
然而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当背包换上徒步装备,当课桌变成无垠戈壁,当笔尖化作坚定的脚步——48公里的玄奘之路,将用最原始的方式检验这三日的所学所思。
下一站,在戈壁滩上,看康桥少年如何用脚步丈量"坚持"的重量
